翼城访古话名山,游沁水八公山舜王坪
第1天
2015-04-17
夏末初秋的一个周末,我们一家三口来了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-----游历山舜王坪。网上几乎没有介绍从家乡临汾尧都区出发的攻略或路书,简单看了几篇帖子后,准备了点干粮和两大壶开水,我们就踏上了未知的旅程。
原标题:翼城访古话名山(行天下)
孩他爹是美利达骑行群里的达人或强驴型知名人士,擅长发掘挑战性路线,所以去时我们选择的路线是:尧都城区—108国道南外环---贾得工业园---大苏—贺家庄---浮山槐埝乡---响水河—翼城城区---中卫----沁水西闫镇—历山(我们用高德地图导航,非常方便)。临汾境内道路平坦,人少车少且干净,非常适合骑行探险;仅翼城至沁水西闫镇段进入山区后加上大车横行,道路被肆虐得狼狈不堪。早上七点多出发,十一点到达景区停车场,耗时不到四小时,里程约150公里,97号油耗约16升。
2015.4.16有浮山来到翼城,晚上在这里住下。2015.4.17早起来到翼城绵山。没门票
在游客中心了解到历山舜王坪是沁水历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处景点,票价50元,与其余两处景点包括女英峡和娥皇谷组成,不能单买,门票全价96元,景区车票每位37元,两天内有效。(后来得知山西垣曲境内还有一入口,票价60元,只能玩舜王坪一个景点。)门票也可以提前在携程和同程上预订,便宜16元。但一定要提前预订,景区信号差,手机无法上网。
肖克凡
不管怎样,买票上电瓶车,下川下车再倒16座中巴车上山到达舜王坪LOGO处。我们计划两小时内游完舜王,下午3点前赶到下川坐车到娥皇谷,因此马不停蹄开爬。这时天空有乌云袭来。度娘介绍说古老的舜王坪位于山西省翼城、垣曲、沁水三县交界处历山自然保护区内,传说是上古时代舜帝耕作的地方。舜王坪是历山自然保护区的主峰,海拔2358米,是华北最高的亚高山草甸。草坪周围崇山峻岭,树木茂盛,是华北和黄河中下游惟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。上山途中能感受到茂密森林的味道。舜王坪有5400余亩草地,绿草如茵。初秋时节的舜王坪仅剩下紫色的蒲公英在傲娇地撑着场面,一尺高的草已被夏雨打伤折腰颜色泛黄。看来最佳游览时间应该在春季。
郭红松绘
这里也没啥看的。只是爬这座山,来回最多·1小时
舜王坪是山西高原隆起的部分,系造山运动褶皱而成,这里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,是东南亚季风的边缘,常常受来自东南沿海季风的影响,而山的西面和西北又经常受到来自新蒙高原寒冷气团的袭击,冷气团在前进过程中又遇到高山的阻挡,无法扩散,因而形成了大量的降雨。当我们过了舜王庙后,天空已是乌云弥漫。坪上被黑色笼罩,像极了科幻片中的战争场面。黑雾排兵布阵黑压压地扑向地面,压向游人。没来得及转身往回奔跑,斗大的雨点夹带着冰雹劈头盖脸就砸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我们。
半小时后,暴雨才不情愿地离去,我们三个落汤鸡继续余下的游览(时间上不允许再奢望娥皇谷了)。太阳出来身上才感觉温暖些,一手一件湿衣裳摇晃着到了南天门。取景拍照原路折返下山,到中巴站点时乌云又袭来;换乘电瓶车时,倾盆大雨又至。冒雨取车出停车场返回。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被舜王坪的暴雨一次又一次地肆虐。儿子说大自然是神奇的,人类应该敬畏她。与雨中惊慌失措的我相比,十五岁的他心智要成熟得多。对了,返程路线:历山S334---沁水县城---柿园村—景村教场---浮山寨疙瘩—浮山县城---尧都,又是一条贴近大自然适合骑行的乡间路段。我们驾车穿行在中条山林子的腹地,曲曲弯弯,上上下下,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负氧离子,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怀抱里。
登临绵山
翼城县城街道新修的牌楼
TIPS:
1、出门前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查找景点攻略,掌握票价、天气、路线等情况,否则门票掏得有些冤枉。上山一定得备好雨具。舜王坪为高山草甸,除了小小舜王庙和两家商品销售点无地避雨。尤其夏天容易下暴雨,虐暴全坪游人没商量。
历山美景
找到了翼城国保,木,石四牌坊
2、如果从沁水入口进,整个历山景区非常适合徒步宿营,需要两天时间才能玩完玩好。女英峡与娥皇谷的峡谷景致与舜王坪截然不同,徒步才能感受到中条山的美。下川有酒店饭店农家乐和宿营地,设施也很完备。
以前只知道山西翼城是地名而已,地处晋南黄河流域汾浍之间、太岳山与中条山和临汾盆地的交接地带。此行访问翼城,才得知此处乃“华夏文明发祥地”。七千多年前“枣园遗址”的彩陶以玫瑰花卉为特色,学术界谓之“玫瑰部落”;四千多年前“尧封唐侯”,始有“天下唐人,老家翼城”之说;三千多年前,周成王“剪桐封弟”,终成“三晋源头,故都于翼”的史证。
3、最好结伴而行,山内手机信号极差,万一出现意外有照应。
人人皆知《左传》以鲁国纪年。然而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历史的《竹书纪年》,自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,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。由此可见晋国史官的地位。于是,此行翼城访古采风仿佛穿越时空,朝圣尧帝舜帝,拜谒晋国先贤,可谓大长见识,收获颇丰。舜名重华,史称虞舜。舜为民时忠厚孝道,执政后诚信厚德,天下归心。关于虞舜的故事,翼城多有流传。
从翼城沿331省道来到翼城佛爷山,门票20
4、不喜欢探险行路的可选择走高速,分沁水口和垣曲口查找高德地图导航,很是方便。
舜耕历山
5、虽说大自然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景致,个人认为舜王坪以春天的景色为佳。那时天气转暖少雨(即使有雨也是蒙蒙春雨),五颜六色不知名的花儿争相怒放,非常适合拍照野餐。
翼城因翔山如翼而得名。翼城多山,首推历山。司马迁《史记》有载“舜耕历山”。乘兴前往历山访古寻根,这便是经典行程了。
也是爬山,山上有座新修的庙,可看的不多
6、注意文内景点票价,另外沁水口的停车场还要收10元停车费。有证件可以半价或免票。
历山主峰名曰“舜王坪”,海拔2358米,为山西省南部最高峰。坪者,山间平地也。辽阔坪地展现眼前,宛若山巅天然大牧场,一望无际远达人烟罕至的原始森林。置身舜王坪,处处风景皆与“舜耕历山”有关。一道宽约五尺、深三尺的垄沟,相传这是当年舜王驾驭大象耕作而出的犁沟。我情不自禁地想象在远古晋南,气候温暖湿润,土地丰厚肥沃,大舜带领子民辛勤劳作,吟唱《卿云歌》:“卿去烂兮,纠缦缦兮;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。”华夏先民纯朴敦厚之风,不觉扑面而来。
7、归来后查到百度贴吧翼城吧有名为布偶-love的曾于2014年6月自驾上坪。有机会再向翼城当地人求教吧。
放眼漫山遍野形似“串串草”的野草,我认为这是古代圣贤的遗存植物,随即请教当地老汉,得知此草名为“细心”,确为药用植物。草名细心,令人莞尔。于是我愈发细心观景,唯恐有所遗漏,虚了此行。
翼城转完准备去历山时,问了问路没通,大家如果想从翼城去历山,也先问问啊
走近那座以石料砌成的屋宇,这正是“舜王庙”,因纪念舜耕历山而建,始建于宋元,初为砖木结构,历经多次复建,现为砖木石结构,供奉舜帝与娥皇女英,以志不忘先祖功德。舜王庙建筑,坡顶单脊,造型简约,朴实无华,尤其体量不大,很是符合远古生活样貌。舜王庙拙朴地还原了“舜耕历山”的历史现场,令游客们顿生人文始祖的亲和感。
舜王坪的最高点为南天门,其东面和北面是五千四百余亩的亚高山草甸,西望则是被称为七十二混沟的原始森林,我兴冲冲地登临南天门,历山全景尽收眼底。
2015.4.17来到国保·乔泽庙看戏台,又大门紧锁,哎
立身南天门瞭望西北方,可见坡下有摞摞层石叠垒,形成小石群的规模,引人瞩目。快步趋前,得知此为“天书石”,躬身仔细观赏,这“天书石”有石而无字,坦坦荡荡天书也。
翼城有民间传说,华夏先祖观天象,识冷暖,辨阴晴,寻规律,摸索二十四节气的规律。然而,舜王孜孜以求,亲临“天书石”以阅读无字天书,最终心领神会,悟出“七十二物候”,形成适用于黄河流域的“七十二候历”。这为先民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天文气象规律,以事农耕。经过当代专家论证,已经确认“七十二候历”起源于翼城历山,翼城历山为中国“历法之源”。
下山途中,我再次拜谒“舜床”。这真是造物的神奇,一面浅褐色石板酷似床形,一方立石极像床头,这既形似又神似的石床,被民间传为远古先贤农忙歇息的“舜床”。举凡民间传说,皆饱含人类思想情感。舜王爱民,百姓拥戴,这块天然巨石便被演绎为先贤歇息之所,广泛流传。
回首遥望南天门、观日亭、梳妆台、御剑峰、舜王天厨、老虎口……只觉得满山风景承载着“舜耕历山”的传说,几千年来流传不绝,这种种美好传说已然生出双脚,走出历山,流传天下。
德孝绵山
翼城域内多山,东有佛爷山,北有塔儿山,南有翔山、望月山……可谓群山环抱,有绵山巍然其中。
绵山位于翼城县城西北方向,俗称“绵上”。绵山西边有天马——曲村晋侯墓地,东面为苇沟——北寿城遗址,北侧是唐叔虞墓和晋文公避暑城。真是一块历史遗存悠久、文化积淀丰厚的神奇土地。绵山闻名于世的当属历史人物介子推。绵山自古以来,建有多座庙宇,武当庙、三皇庙、黑虎庙、观音堂……尤其介子推庙规模宏大,每年三月初三庙会,信众祈福,香火甚盛。华夏民族素有将先贤奉作神灵的文化传统,以此教化世道人心。
我们抵达山脚,举目仰望绵山,此山与五岳相比,委实难以“高耸巍峨”来形容,却能够体验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灵”的道理。
从山腰牌坊起步,沿着绵山中轴线筑有登山石阶,笔直而宛若天梯,徒步登攀可以直达山顶。举凡来访者,望而怯步者少。一路躬身俯首呈登山朝圣状,全然不顾疲劳。这正是古晋先贤的感召力,引领登攀者抖擞精神。
登临山顶,迎面有汉白玉雕像嵬然而立,供人瞻仰。只见介公长衣束带,昂首望远,表情淡然,左臂垂后,右手似握竹简,一派浩荡古风极其传神。这雕像似乎走出千年传说,鲜活矗立于“洁候祠”前。
洁侯祠是一座飞檐斗拱的仿古建筑。祠内三尊彩塑神像泰然端坐,主位供奉威烈天神(洁惠候介子推),绵山圣母(介母)与清远正神(晋国大夫解张)分列两端。我揣测“洁侯”名号乃是身后追封。介公生前超然物外,身后封候实至名归,一个“洁”字准确地概括出他的精神境界。
祠堂东西两壁绘有八幅壁面,谓之《介公灵应图》。“遗简兴晋,春柳疗诊,驱鸟灭蝗,破堤防汛,显灵降雨,惩处忤逆,寄道汉文,卖扇济民”,可见这位古晋贤士早已被供奉为神,造福四方百姓。
祠堂南壁绘有“子推轶事”三幅彩图,“割股奉君”与“背母隐山”的故事。公子重耳流亡多年归晋继位,记功封赏追随者,就连车夫壶叔都封为大夫,却忘了为其大腿割肉煮羹充饥的介子推,令人唏嘘。
此番登临绵山拜谒洁侯祠,“解张鸣愤”的故事令我感动。功高反而不被封赏的介子推,一声不吭背负娘亲进山隐居,淡泊名利。晋国大夫解张登堂鸣愤,历数介子推的蒙冤受屈,令晋文公幡然醒悟。尽管兴师动众甚至放火焚山以请介子推出山,然而介子推母子却在火海中永生,于华夏青史留下浩然正气,贯穿古今。于是,这座绵山便有了感天动地的故事。
如今,每逢清明节,绵山就会举办德孝文化旅游节,以“德孝文化”弘扬介子推忠孝美德。一个历史名人与一座历史名山,让后代子孙不忘先贤人品高洁,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,代代传承下去。
(肖克凡,电影《山楂树之恋》编剧,现任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,著有《鼠年》《黑色部落》《镜中的你和我》等长篇小说、小说集和散文随笔集等作品。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
本文由亚洲城发布于亚洲城ca88,转载请注明出处:翼城访古话名山,游沁水八公山舜王坪
关键词: 亚洲城